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
上游新闻(报料邮箱:)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超过1000家,助力经济发展。非常关注的上海乐高乐园被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预计2025年夏季将投入运营。
政府工作报告说明,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市经济规模进入了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上海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4.2%。2024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万元、增长4.1%左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8.5%、提高0.8个百分点,新增公园141座、累计达到973座,为“十四五”末建成千座公园城市打下扎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认定60家和30家,累计分别达到1016家和591家。此外,2024年上海启动运行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同时,推进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创新产品扩大应用,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6个,打造智造空间1015万平方米。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成立,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开板运营。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沪展业兴业,持牌金融机构增加到1782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落地。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1.3万亿元、增长15%。优化营商环境7.0版150项改革举措全面完成。建立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务工作机制,累计办理企业诉求15345件。实施减轻企业负担“20条”等政策,全年新增减负超过1160亿元。
龚正说,2024年上海全力发展航运保险、船舶管理等高端航运服务业。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万标准箱、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成为全世界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上海机场航空货邮和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420.6万吨、1.25亿人次,排名分别升至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总体方案获批实施、功能性项目开工建设,运营体制机制和海关监管办法等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深入创建全国首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开展数字身份和电子认证跨境互操作等试点。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政策措施制定实施。全国首家二手汽车保税维修规模化运作、首例海关特殊监管区外保税再制造业务等试点落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货物便利化运输试点快速推进,大宗商品市场清结算等服务功能逐步优化提升。
2024年,上海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和科技攻关组织模式逐步优化。实施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200.7亿元、增长7.2%,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持续深化,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80条”基本完成,离岸贸易印花税免征等政策落地实施,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真正开始启动。临港新片区新一轮市级支持政策制定实施,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扩区区域封关验收,全国首单国产飞机跨境人民币融资租赁出口等业务顺利完成,全国首创制度性创新案例新增22个、累计达到70个。
为加快促进消费升级,深化商旅文体展联动,2024年上海举办第五届“五五购物节”、“首发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国际精品消费月、上海旅游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餐饮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乐·上海”服务消费券等政策,全市外卡POS机新增5.4万台、累计达到9万台。
在增强投资关键作用,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方面,2024年上海重大工程投资完成2383亿元、增长5.6%,建成机场联络线公里轨道交通线公里,北横通道东段、银都路越江隧道等重要基础设施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20号线一期东段、上海示范区线东延伸等轨道交通线开工建设。
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方面,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启动实施,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深入推动,高校招生结构动态调整机制逐渐完备。公立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等试点持续深化,临床研究体系等建设全面强化,全市二、三级医院一半以上的专家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对于2025年的工作,龚正提到,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上海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稳步的增长保持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方面,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力扩围实施“两新”行动,办好“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上海旅游节、国际光影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消费场景。全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加快打造以国货潮牌为引领的消费自主品牌。加快发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房车露营等新业态,推动高能级、高流量、高品质的演出、赛事、展会等落地,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发展。提升入境人士消费便利度,全力发展免退税经济,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报告指出,2025年,上海要着力提高投资效益。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400亿元。促进国企民企蒸蒸日上。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聚焦做强做优主责主业,推进一批集团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营业收入占比提高到30%左右。优化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功能类企业成本绩效管理,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等制度,强化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加大重大应用场景、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等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力度,进一步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推动央企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性板块落户上海。
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58条改革举措。减轻企业负担,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要增强国际经济中心核心功能,加快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丰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理财产品服务供给。逐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优化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
龚正表示,要推动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精心办好第八届进博会,持续打造全球分拨中心等功能平台,开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提升计划,推动上海航运交易所体制改革,推进上海港-洛杉矶港、上海港-汉堡港等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推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并启动实施全球科学技术伙伴计划。
在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推进基础研究、市场一体化、区域物流、生态环保、政务服务等重点合作事项,实施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力提升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等平台能级,强化跨区域协同发展。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中心建设。
在增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方面,重点围绕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聚变能源等战略前沿领域,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支持企业牵头重大科学技术项目,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组织实施机制。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全链条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快速推进AI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大飞机、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海洋装备、空间信息、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健全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
在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方面,龚正说,今年上海乐高乐园将开园运营,加快建设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工业博物馆,建成上海文学馆,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全力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培育一批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古镇旅游、赛事旅游等示范试点和精品线路。
今年,上海还将在医保、教育、养老、社区配套设施等方面提高生活幸福感,并启动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试点,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疗、健康管理等功能。启动实施新一轮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