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还有谁没听过 3M,那么他一定没有吸过北京霾。对 3M 还很生疏的你,不妨先深吸口浓浓的北京霾,感受下这家一年在中国销售一亿个口罩的美企,以及是什么挡住了防霾口罩 made in China 之路。
3M 公司靠着高频度的出镜率打入中国人日常生活,当满大街的人们都戴着 3M 的口罩时,你很难把 3M 从脑海中剔除。
用 3M 公司自己的说法就是:每天你起床,3 米之内就一定能看到 3M 的产品。
尽管 3M 口罩是近几年由于雾霾问题,才被国人熟知,但 3M 公司可是一家美国百年老企业了。
一家公司历经 115 年,不仅没走向衰亡,还从小作坊成长为商业巨头,那么一定有值得深挖的秘诀。
3M 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还能经久不衰,重点是其产品的创意性,与时俱进又迎合实际的需求更新它的创意。
即使空气清新区域的人们对 3M 口罩依然陌生,透明胶带可是国人打小用到大的产品,这个小东西就是 3M 公司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创意:
1925 年,3M 公司一名叫理查德 · 德鲁的员工,因为看见修车工人对遮挡喷漆的胶带的苦恼,于是研发了一种隔离胶带。之后,又以此为基础,发明了家喻户晓的世界性产品── 玻璃纸 + 粘胶 的透明胶带。
60 年代,3M 公司发明了干银式胶卷、无碳纸、投影系统等。还带来用来复写,大范围的使用在单据和凭证的无碳纸:
纵观 3M 百年的成长路径,简直就是践行不断打造 爆品 的典范。据统计,这家百年企业,平均每 2 天研发出 3 个新品,目前品种类别已超过 6000 种,包括无痕挂钩、便利贴、信用卡、百洁布和拖把等。当别家公司还在模仿、超越 3M 产品时,3M 已经在打造下一个爆品了。
创新类的公司一般都有自己标新立异的文化标志,比如谷歌提倡工程师把 20% 的上班时间用来做自己的项目。3M 公司也有一个类似的规则,叫15% 规则,即研发人员每个星期可以拿出 15% 的上班时间,用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 不论这些研究是否直接有利于公司。
这个看似很新颖的观点,居然是在上世纪 40 年代被提出,要知道那个年代可是被喻为 人人都在工业流水线上拧螺丝钉 的时代。这条规则的提出者威廉 · 麦克奈是这么解释的: 切勿随便扼杀任何新的构想,要鼓励实验性的涂鸦,如果你在人的四周竖起围墙,那你得到的只是羊。
所以 3M 公司不仅允许员工犯错,而且还鼓励员工犯错,3M 的哲学就是:如果你不犯错,只能说明你什么都没有做。同时,3M 公司年年都会选出年度最佳创意,给出的奖金高达是 10 万美元。
除了上帝,什么都能造的 3M,自然不会错过 京霾 这一激发防霾口罩的灵感。
于是,3M 口罩在中国火了,一年在中国卖了一亿个。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国内的防霾口罩需求如此之大,中国制造又有着如此深厚的 功力 ,为何对于口罩市场,连分一杯羹都没做到?
中国制造早就遍布全球,出国旅游给亲友精挑细选的纪念品,没成想翻过来就能看见底座上的 Made in China,简直让人悲喜交加。
随着中国制造席卷全球,假货也是络绎不绝,即使是打假,都很难抓到源头,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世界假货中心。
造假产品又有层次之分,选择高仿的 Gucci 或 Prada 背包,最多被认为虚荣心跟不上钱袋子,但如果涉及到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那问题就严峻了。哪怕是再精打细算的葛朗台,怕都不愿意贪这个便宜。
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统计,中国各类防护口罩每年需求量在 8 亿只左右,而根据用途,分为工业防护口罩、医用卫生口罩和民用口罩三大类。其中民用口罩年需求量在 2 亿只左右,占需求量的 25%。
PM2.5 的防霾口罩就归类于民用口罩。问题就出在国内不少原来生产工业防护口罩和医用卫生口罩的企业也都相继开发生产 PM2.5 口罩。生产口罩的企业也成倍增长,从 2013 年之前的 500 家左右,增长到目前近 1000 家,预计每年生产各防护类口罩约 6 亿只左右。
这些市场上在售的 PM2.5 防护口罩缺乏统一标识,品牌鱼龙混杂,许多偷换防护概念的产品根本不具备基本的 PM2.5 防护功能,甚至绝大多数还在使用工业防尘口罩 GB2626 标准。工业防尘口罩有着严格的佩戴条件限定,使用时间一旦超过限定,会造成头晕等身体不适状况。
既然这样一些问题让我们消费者难以解决,那为何人们不直接去买不必事先做功课的 3M 口罩呢?
防霾市场至少是 1 年 1 亿只口罩的数量级,治霾也是场持久战,能预见防霾用品这块蛋糕还是热气腾腾的新鲜出炉状态。而中国制造就算是有其臭名昭著的一面,但也必是以其强悍的劳动力为支撑了。如果用好了,未必不能瓜分 3M 口罩一块 蛋糕 ,甚至烘焙自己的蛋糕。
如今雾霾从北方飘到了南方,从大都市肆虐到小县城,以牺牲环境来拉动经济,靠再多的3M口罩,也拯救不了中国的雾霾。
3M口罩不是来自义乌的小商品,3M公司也不是一家五金杂货店。它是一家来自美国的百年老字号,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分支机构,全球员工接近9万人,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的世界500强企业。
在福布斯全世界创新公司评比中,3M公司位列第3,排在苹果和谷歌之后。在现代社会中,世界50%的人天天都会接触到它们的产品。3M自己的说法是:每天起床,3米之内就一定能看到3M的产品。
这几年中国雾霾的突然爆发,让3M被中国人熟知,从一个小作坊变为一个商业巨头,历经115年的3M又是怎么样保持企业活力的?
1902年,美国淘金热的尾声。5个来自明尼苏达州的年轻人,决定合伙投资开一家采矿公司,打算开采该地丰富的刚玉矿石,用来做砂轮。
两年下来,他们没挖到适合做砂轮的刚玉,而是得到了一大堆不中用的钙长石,3M公司因此经营岌岌可危,欠了很多外债。
1907年,助理薄记员威廉·麦克奈特加入3M 公司,他看到公司糟糕的财务情况后,向经理提出了减少相关成本的想法,因此受到赏识。
在威廉·麦克奈特的带领下,3M于1914年创立了第一个实验室,同年推出了第一个独家产品——研磨砂布,几年后又升级为干湿两用砂纸,成为3M公司历史第一个拳头产品,从此名声大振。
1925年,3M公司一名叫理查德·德鲁的员工,因为看见修车工人对遮挡喷漆的胶带的苦恼,于是独自专研,发明了一种隔离胶带。之后,又以此为基础,发明了家喻户晓的世界性产品──“玻璃纸+粘胶”的透明胶带。
在此之后,3M公司又接连开发了更多新产品,比如40年代发明的用于高速公路标识的反光膜,50年代发明的录音磁带和录像带,60年代的干银式胶卷、无碳纸、投影系统等。
到了80年代初,3M又一款颠覆性的产品出世了,那就是报事贴。这个看着基本上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东西,成了一个划时代的品牌。
在100多年的时间里,3M 平均每两天研发出3个新产品,品种类超过6000种,包括无痕挂钩、便利贴、信用卡、百洁布和拖把等。
“除了上帝,什么都造。”有人说,3M一直在追求下一个爆品,“如果你没有不断地改变你的产品,没有爆品出来,公司会死。”
他规定研发人员每个星期可以拿出15%的上班时间,用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在那个“人人都在工业流水线上拧螺丝钉”的时代简直难以置信。
不论这些研究是否直接有利于公司。威廉·麦克奈特有一句著名言论:“切勿随便扼杀任何新的构想,要鼓励实验性的涂鸦,如果你在人的四周竖起围墙,那你得到的只是羊。”
作为一家传统企业,3M 在管理上的创新让很多网络公司直接效仿。比如谷歌,就把15%规则做了升级,允许谷歌的工程师把20%的上班时间用来做自己的项目。
3M对创新的定义是这样的,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思想,而是一种能产生实际效果的思想。
如今3M涉足63个行业,在全球70多个国家拥有分公司或实验室。因此,3M的每一个独立技术员都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特定业务、实验室和国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们也是3M全球技术社区的一部分。
在创新的道路上,3M鼓励员工犯错,3M的哲学是:如果你不犯错,只能说明你什么都没有做。
比如3M一个化学家的故事——她偶尔把一种新化学混合物溅到网球鞋上,几天之后,她注意到溅有化学混合物的鞋面部分不会变脏,该化学混合物后来成为斯可佳牌织物保护剂。
早在2005年,3M花在研发上的费用就高达12.4亿美元,这些研究费用大部分用在基础研究或者非直接实用性研究上。
此外,3M对创新的奖励也非常给力,年年都会选出年度最佳创意,给出的奖金高达是10万美元。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创新的火种,它有多大的能量,取决于它有多大空间和多少给养。3M 公证明了一件事:创新不是刻意求来的,更不是被挤压出来的。
《基业长青》中这样写到,“如果拿生命做赌注,赌我们研究的哪一个企业会在今后50到100年继续成功和适应,我们会把赌注下在3M上。”
3M生产口罩有50年的历史。1967年,3M基于无纺布和静电纤维滤棉的专有技术,开始设计和生产防尘口罩,是帮助采矿、冶炼和炉窑等工人应对恶劣的职业环境所用。
其实,街上人手一只的3M口罩,设计的原型是以前发明的一款一次性胸罩,后经过几次改进,戴在胸上的玩意戴在了脸上。
1984年,3M进入中国,开始向国内工厂销售工业用安全防护口罩,客户都是矿产、钢铁和造船厂等重工业。
因为工业把安全放在第一,导致3M口罩有种粗犷的风格。比如通常由白色或灰色的无纺布制成,口罩上留有明显的警示语和标识,儿童口罩型号缺失,以及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和美感度被放在了其次。
因为工业防护的产品定位,3M口罩在民用口罩设计方面踯躅不前,只是把工业防尘用口罩进行民用化。
惜命的中国人开始信奉洋品牌3M口罩,3M成了市场上最受信赖的品牌,同时也是最难买到正品的品牌。
2013年,在雾霾最严重的那一段时间,3M中国公司很多员工都在上班时间找口罩,要么帮朋友,要么帮客户,那时官方网店中3M的口罩早已卖断货。
以往3M口罩零售占20%,工业销售占80%,而2013年有好几次零售的需求达到工业销量的几倍。突如其来暴涨的口罩需求,让3M难以招架。
即使对3M这样有经验的企业来说,做出正确的决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从来就没遇到过这样大规模购置口罩的情形。市场来得太快,3M被庞大需求打晕。
于是,来自全世界3M工厂的口罩都被调到中国,2013年3M在中国销售的口罩价值达到1亿美元以上。
2013年中国防颗粒物口罩市场需求达到25.3亿元,75%的份额被其他公司瓜分,这中间还包括3M的假货。但产能不足让3M交出了大部分市场。
供应不足、设计缺陷和假货横行让3M意识到口罩的重要性。2014年3M中国组建消费品事业部,承担零售包装口罩的销售工作,业务划分调整后,3M口罩正式和超市里贩卖的百洁布、报事贴和无痕挂钩等摆放在了一起。
如今雾霾从北方飘到了南方,从大都市肆虐到小县城,以牺牲环境来拉动经济,靠再多的3M口罩,也拯救不了中国的雾霾,中国雾霾需要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