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平台app体育网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与服务 > FFS重包装膜 >

FFS重包装膜

沈阳市人民政府最新通知→→

时间:2025-03-21 来源:FFS重包装膜

  日前,沈阳市人民政府印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25年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预期目标、明确的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方案》围绕10个方面提出176项工作任务,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方案》涵盖的10个方面具体为

  176项工作任务均明晰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涉及55个部门和单位、13个区县(市)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这些细化的工作任务中,有不少事项都备受群众关注和期待。

  比如在全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方面,沈阳市今年将持续打造“约沈阳、悦消费”品牌,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推动中街等重点商业街区改造升级,拓展直播电商、国货“潮品”等消费空间,全年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1000场以上;推动中山路改造升级;全力发展银发经济,规划建设浑南、苏家屯等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全力发展首发经济,积极引进首店、首展、首秀、首演等。

  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沈阳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围绕十大重点产业集群和21条重点产业链,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推动头部企业配套园、特色工业园满园扩园,力争重点产业集群总规模达到1.1万亿元;着力促进新兴起的产业跃升,聚焦“军民燃+低空经济”,优化航空产业“双核一基地”格局,着力建设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打造国际一流飞机结构件研发生产基地等。

  在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方面,筹建红楼建筑群历史背景和文化园区;完成“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强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办好沈阳艺术季、玫瑰音乐节等系列文化活动;高质量办好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沈阳旗袍文化周;努力解决停车难问题,新扩容停车泊位2万个等。

  沈阳市政府将压实责任,进一步细化实化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确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强化组织,严格落实“一把手”包保、挂图作战、专班推进等机制,找准着力点、突破口,多措并举、形成合力,确保各项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严格督导,完善定期调度、现场核查等机制,持续跟踪问效,确保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要求部署,完成市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任务,做好2025年政府工作,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标,现就《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制定如下分工方案。

  1.坚持面向东北亚、聚焦国际化,编制实施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及年度计划,围绕建设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国际化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国际性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国际化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深入实施优化重大开放合作平台、拓展“一带一路”开放合作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等23个专项行动。

  责任单位:市委金融办,市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文化旅游广电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2.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断的提高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

  3.持续打造“约沈阳、悦消费”品牌,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推动中街等重点商业街区改造升级,拓展直播电商、国货“潮品”等消费空间,全年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1000场以上。

  责任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沈河区政府等有关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委金融办,市教育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房产局、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化旅游广电局、卫生健康委、市政府国资委、市场监督管理局、体育局、医保局、数据局、残联等有关部门,浑南区、苏家屯区政府等有关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等有关部门,沈阳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12.推进文体旅深层次地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四季游” “跟着赛事去旅游”等文旅活动。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及市政府有关部门,浑南区、和平区、沈北新区政府等有关区、县(市)政府

  16.牢牢扭住项目建设“生命线”,深入实施“四个一批”专项行动。聚焦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领域,全年谋划项目总投资5.5万亿元以上。

  17.深入落实市领导包保、“四比四看”等推进机制,推动桃仙国际机场二跑道等项目尽早开工、“十五冬”场馆等项目加速建设、汉京半导体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开复工重点项目3000个以上。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城乡建设局、体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18.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平台招商,新落地项目1100个以上。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教育局、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21.健全沈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制,深入实施规划共绘等“七大工程”,全力打造轨道交通圈、产业协作圈、就业通勤圈、统一市场圈、品质生活圈。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局、科技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营商局、生态环境局、卫生健康委、文化旅游广电局、体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有关区、县(市)政府

  23.围绕十大重点产业集群和21条重点产业链,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推动头部企业配套园、特色工业园满园扩园,力争重点产业集群总规模达到1.1万亿元。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24.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进15项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应用、30个产业基础再造项目产业化。

  25.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信息技术、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争创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26.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300个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培育150个智能升级项目,力争先进级智能工厂达到15个以上,数字化改造中小企业累计达到700家,新培育绿色制造示范30户。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29.不断扩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规模,积极培育国家“数字领航企业”。

  30.聚焦“军民燃+低空经济”,优化航空产业“双核一基地”格局,着力建设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打造国际一流飞机结构件研发生产基地,更好融入和服务国产大飞机产业发展。

  31.完善工业母机协同创新网络,积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有关部门,有关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33.深化北斗规模应用试点,打造辽宁北斗产业园、航天星谷产业园、沈阳国际软件园等产业集聚区。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等有关部门,和平区、皇姑区、浑南区政府等有关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36.聚焦“现有优势产业未来化”和“前沿颠覆技术产业化”,构建“4+8”梯度培育发展体系,在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等领域抢滩布局,加快微控飞轮储能等重点项目建设。

  37.深度参与“人工智能+”行动,高质量建设国家新一代AI创新发展试验区。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局等有关部门,有关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40.扎实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建设,不断的提高学生“三个健康”水平。

  41.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新增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3000个,培育新优质学校25所,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42.推动中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100%达标,新增一批新兴专业、紧缺专业。

  44.优化“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科创空间,推动浑南科技城“一谷七园”建设,促进科创组团提质增效,累计打造科创街区7个以上、科创园区13个以上。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城乡建设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有关部门,有关区、县(市)政府

  45.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支持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等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科学技术创新平台达到100个。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47.完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积极引育高水平科技领军企业,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力争科技型企业总数超过3万家。

  49.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培育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加快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

  51.深入实施“兴沈英才计划”,办好东北亚人才交流大会、“博士沈阳行”等活动,精准引进高层次、高精尖人才,引育高层次人才600人。

  53.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广大青年搭建更好的舞台、提供更多的机会。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房产局、文化旅游广电局、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

  54.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设立“沈阳工匠日”,努力建设一流产业工人队伍。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55.深入实施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建设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新建24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

  56.推动提升“12345”热线诉求办理提质增效,持续擦亮“找茬”“听劝”品牌。

  58.扎实推进全国商业机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60.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攻坚“四个结构”改革,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4300亿元。

  61.推进央地合作迈向更高水平,新签约央地合作项目30个、新增央企子公司20家。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政府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65.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拓展“信用+”应用场景,积极推动企业信用修复。

  66.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力发展“耐心资本”“大胆资本”。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政府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68.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市级赋权事项清单,完善“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推动开发区聚焦主责、壮大主业,不断实现晋位升级。

  69.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档案局,市司法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妇联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责任单位:沈阳空港经济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有关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商务局等有关部门,有关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74.积极培育“班列+”新业态,逐步扩大国际公路运输卡车航班(TIR卡航)进出口规模。

  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沈阳海关、沈阳空港经济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77.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三年行动,主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政务、金融等领域形成制度创新成果40项以上。

  78.壮大综合保税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等业态规模,引进“保税+”项目50个以上。

  79.加快中德、中日、中韩、中俄等产业园区建设,引进一批高品质合作项目。

  80.深入落实外贸“双量增长”计划,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新增外贸主体300家,进出口总额增长5%。

  81.持续打造“国际沈”升级版,推动国际社区、学校、医院以及友好公园、友城馆建设。

  责任单位: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教育局、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和平区政府等有关区、县(市)政府

  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皇姑区、于洪区、大东区政府等有关区、县(市)政府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有关区、县(市)政府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国动办等有关部门,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区、县(市)政府

  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有关区、县(市)政府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交通运输局等有关部门,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区、县(市)政府

  103.深入实施“文化+”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文化数字化,不断培育壮大创意设计、数字动漫等文创产业。

  104.强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办好沈阳艺术季、玫瑰音乐节等系列文化活动。

  106.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十大行动”,实施“三站一场”及高铁、高速沿线环境专项整治,不断的提高城市洁化、序化、绿化、亮化水平。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自然资源局、房产局、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文化旅游广电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责任单位:市国动办、公安局、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有关部门,有关区、县(市)政府

  110.建设高标准农田70万亩以上,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300万亩以上,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810万亩以上,确保正常年景粮食产量稳定在80亿斤以上。

  112.深入实施农业优势产业链提升行动,壮大设施蔬菜等国家级产业集群,做强法库葡萄等省级特色优势区,提升“沈阳臻品”品牌影响力。

  113.实施食品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推进蓝莓超级工厂等60个项目开工建设,推动辽中东北牛都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114.加快建设9条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强化稻梦空间领军作用,着力打造“稻田画之乡”。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于洪区、辽中区、康平县政府等有关区、县(市)政府

  117.深入推进“三美”建设,提升20个和美田园品质,建成5000户五星庭院、100个省级美丽宜居村。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涉农区、县(市)政府

  118.开展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升行动,实施“4区18园”产业核心承载区提质扩面工程。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科技局、商务局等有关部门,涉农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119.完善“1+1对1”对口帮扶机制,加快沈阳生物化工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积极打造一批具有沈阳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和农业小镇。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文化旅游广电局等有关部门,涉农区、县(市)政府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科技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有关区、县(市)政府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局、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有关区、县(市)政府

  127.强化蒲河、养息牧河等流域重点断面达标攻坚,启动14条河流美丽河湖创建。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文化旅游广电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134.深入推进“三北”工程六期建设,实施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16万亩,坚决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135.更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做好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退伍军人事务局、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141.支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加快建设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144.深入实施“出门就健身”惠民工程,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145.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大力培育星级养老服务机构,实施20个医康养护一体化项目。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局、房产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151.深化“五心救助”工作法,分层分类开展社会救助,合理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

  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发展改革委、营商局、城乡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责任单位:市委金融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

  161.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房产局、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化旅游广电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救援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165.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民政局、水务局、自然资源局、公安局、房产局、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文化旅游广电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救援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166.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突出强化外卖食品监管,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信访局、司法局、应急管理局、城乡建设局、房产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救援局等有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

  169.强化“事要解决”机制,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170.持续深化“三清”机制,强化综治中心建设,推进反电诈和扫黑除恶常态化。

  各牵头部门分管市领导负责组织推进相关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逐步量化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实化工作责任,对照任务分工,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各项工作有措施、可量化、能落实。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要协同配合,找准着力点、突破口,多措并举、形成合力,确保2025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打好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