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是引领工业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镇安县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精准服务指导、深化产学研合作、落实奖补资金等措施,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提升。
镇安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主任王世超介绍,镇安围绕“小升高、高变强”的梯次培育体系,深入实施倍增计划,稳步推进各类企业培育工作。2024年,镇安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89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家,认定瞪羚企业1家。
陕西合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板栗加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公司注重科学技术研发,与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学院联合共建陕西省特色坚果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陕西农产品技术研究院合建秦岭板栗深加工产品研发中心,与高校共同实施多个科学技术研发项目、技术攻关项目,取得专利11项,2022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每年要投入产品销售额的10%以上在新产品的研发上,3年来,推出了板栗仁、坚果、果蔬脆等15个品种的新产品,市场反馈很好,销售额连年增长。”陕西合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卢讯介绍。
镇安县围绕产业高水平发展的人才和技术需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牵起来”,及时了解高校最新科研成果,先后促成本土企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数十所知名高校院所达成合作,共组织校地校企供需精准对接活动10次,达成合作意向20项,签订校企技术合作协议15份。2024年9月,镇安县成功举办了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集中路演暨校企合作集中签约活动,活动现场签订合作协议11项,为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提供技术支撑,提升企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2024年12月20日,在位于北阳山脚下的镇安县东之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有序将塑封好的牛肉干打包装箱。
“2023年,我们公司获批秦创原引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我们把这笔资金全部用于研发投入,购入了新设备,扩大了生产,加速了我们‘茶香牛肉’生产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突破。现在,企业具有5条现代化牛肉加工生产线万元。”公司运营总监马静介绍。
项目是公司发展的强力引擎。镇安县加大科技项目支持力度,带领企业慢慢地加强创新意识,持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科学技术创新动能。近3年来,指导企业积极申报省市县科学技术创新项目35个,获得项目资金1200万元。出台《镇安县关于加快科学技术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建议》《镇安县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共发放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资金296万元。
2024年12月21日,在县域工业集中区陕西柏宏欧利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4条德国威德霍尔阀口机生产线马力全开,切割、打孔、热封合全自动化控制,单台阀口机日生产能力可达10万条。
自2019年落户镇安县午峪工业集中区后,陕西柏宏欧利塑业有限公司逐年加大研发投入,研发生产覆膜塑料缝口袋和方底阀口袋慢慢的变成了水泥定制包装袋。为了加快企业转型,公司借势秦创原建设东风,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抓手,持续打造创新发展新赛道。
5年间,陕西柏宏欧利塑业有限公司从劳动密集型企业成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2024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企业成长的背后是镇安县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助力企业释放创新动能的不懈努力。
“柏宏欧利能获得快速成长,与科技部门为咱们提供的各类政策支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公司CEO胡群刚坦言。
陕西柏宏欧利塑业有限公司只是镇安县强化创新主体培育的一个缩影。在市县政府及科技部门的支持下,目前,镇安县拥有规上企业55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9家、省级众创空间1个、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1个。
镇安县科技和经济贸易局局长吴超表示,科经部门将坚持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的重要抓手,带领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完善科学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的提高县域创新活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镇安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